[日期] 2017 3/22~4/5,共15天(實際騎車11天,中間有4天休息)
[路線]
台南→東港→四重溪→金崙→池上→光復→花蓮(轉搭鐵路到蘇澳新站)+羅東→嶺腳→桃園→台中→嘉義→台南
[前言]
對於一個中年大叔而言,完成一趟單車小環島,或許是我人生中除了完成全馬以外,另一項在以後老了可以拿出來說嘴的事蹟,如果沒有老年失智的話。
關於大叔我個人,剛滿37y,出發前體重高達101KG,血壓/血糖/膽固醇之類的三高指數就不多提了,近期體能狀況大概是慢跑5K/10分速等級,單車騎乘經驗是一天往返永康/玉井;一天往返永康/七股;一天往返永康/楠梓,不過之後都要休息七天,在此記錄下這一路上旅程的經驗與資訊分享,也希望讓跟我差不多條件的眾多大叔們多些勇氣,提起腳步邁向啟程。
[事前準備]
在體力與裝備水準均非專業的情況下,一開始做單車環島功課時,就搜尋了很多網上相關的心得分享文,包括路線規劃、住宿地點、單車配備等等,都有非常多的幫助,也可以對心理作預期的建設。
所以在最後計畫設定的路線攻略上都盡可能避開爬坡,畢竟大叔我本身帶有相當的負重,不利爬坡,至於一般的順時針/逆時針路線,因從台南出發,想趁一開始還有體力時就跨向東岸,所以就選擇逆時針環島。
[裝備]
無名登山車一台,前後輪胎改26*1.15,簡易快拆貨架,馬鞍包。
一開始在迪卡儂有看到貨架,簡易型的好像是299,後來在網拍上有找到差不多形式的,價錢便宜一點點,而且也有賣馬鞍包,順便都在網拍上買一買,因為打算是一次性使用的商品,所以挑最便宜的買,貨架跟馬鞍包一共六百元有找,不過拿到的時候真的是一分錢一分貨,感覺像是淘寶來的,最後使用完後結果,貨架是沒甚麼大問題,只是螺絲開始生鏽了,而馬鞍包則是有一邊的車線裂開,還有額外去小北百貨買了一條彈性綁繩,除了用來固定馬鞍包外,要額外增加行李時也可以綁,有了貨架+馬鞍包+綁繩,大概行李就沒啥大問題了。
另外推薦坐墊套,雖然大叔我有穿車褲,也有厚實大臀,但是真的坐久了我的咖撐還是痛不欲生,加了坐墊套多少能減緩一點。網路上有提到加裝GPS配備,有利掌握行進速度&距離以及路程規劃,不過因大叔我沒有時間壓力,也無特別預定的計畫,所以就沒特別裝置GPS,路線導引就靠手機的GOOGLE MAP,,另外還有內胎*2以及簡易打氣筒&補胎工具組以防萬一。
[食]
從出發到回家,只能說在台灣生活是幸福的,一路上的補給都歸功於便利商店,可以說是單車環島不可或缺的一環,大叔在第一天出發騎到中午時,就發現左腿有點要抽筋的現象,立馬去小七嗑了條香蕉。
自此之後就“每天一香蕉,確保好勇腳”,除了香蕉,路程上就是確認有充足的水+運動飲料,以及幾條七七乳加,臨時有餓到覺得低血糖的時候可以嗑,至於每餐的進食,這就關乎每個人的飲食習慣不同。
個人覺得推薦的還有烤地瓜,不用吃太多就會有飽足感,也可提供熱量,因為大叔我已經內建啤酒肚了,吃太多會讓我騎車時香菇藍受,不過缺點是只有全家有賣。
[衣]
因打算輕裝上路,馬鞍包也是買小容量的,所以衣物就盡量簡便,除了一條車褲以外,排汗衣三件(兩件短袖跟一件背心),以及一件排汗長袖T恤,另外再加一套夜間外出服(上衣+內褲+短褲),雨具則是在迪卡儂買的上半身雨衣,沒有買甚麼車衣之類的,因為沒那麼大件的,當時所設想的穿搭策略是在於環島的時間是三月底,天氣要開始轉熱了,所以禦寒方面只準備一件長袖,萬一再冷就再搭配背心,真的冷到受不了就拿雨衣出來穿,其實就是穿到不冷為止的洋蔥式亂穿法,後來驗證大致上還可以,不過會建議再多件輕薄的防風外套,如果在臨時天氣轉冷的時候會比較好用。排汗衣建議選領子高一點的,這樣遮到的地方多,胸口跟後頸比較不會被曬到,另外的小配備就是袖套/小腿壓縮襪/單車手套/頭巾,其中小腿壓縮襪是之前跑半馬會穿,這次環島也拿來裝備上去,除了可以防曬以外,多少減緩一點小腿的痠痛,如果不是很常穿&很講究的話,其實去迪卡儂就會找到有CP值比較高的配件。
[住+行]
在路線規劃上,參考網路上資訊研究避開爬坡路段,一開始打算騎14天,每天大概騎個六七十公里左右,不過事後證明,其實不用規劃得太多,騎到哪睡到哪,大概都是騎到中午過後才在找住宿,而關於住宿方面,因大叔我睡覺時的打呼聲有如軍機操演,為了民宿內的和諧,只能找獨立房間過夜,單人住宿預算上限一千,以下所有提到的住宿相關資訊請以店家為主。
3/22(三) Day-1:台南→東港 (台39→台19甲→台1→縣183→台25→台17,約74k)
出發第一天體力較充足,而且南部大多是熟悉的地區,路線規劃就用Google Map找比較順一點的走法,所以就一路往預定住宿地點前進,地形大致上平順,頂多爬爬高架橋或地下道,結果大約下午三點就到東港了
比預期中早到達,本來有找好民宿資料,但是預算不符,老闆介紹另一間背包客棧,當天住宿:輕旅宿 (屏東縣東港鎮博愛街171-9號),一人500,這也是我唯一有住背包客床位的一晚,幸運的是八人房就我一個入住,可惜這間民宿無脫水機,只好去附近的自助洗衣店,不過外面就有一間全聯,倒是不錯,附近也很熱鬧,離華僑市場不遠。,
3/23(四) Day-2:東港→四重溪 (台17→台1→台26→縣199,約63k)
因預計第三天才要攻壽卡,而且也打算避開車多的台9線,所以就往南走到四重溪過夜,第二天早起覺得狀況還OK,天氣也不錯,騎了兩個多小時就到枋山一帶的咖啡店,時間充裕到還可以花兩個小時看海發呆
過中午才繼續往南騎,到福安宮拜拜後就轉進縣199,往四重溪的路上就開始就有爬坡的感覺了,不過也是大約三點半就到達目的地了。當天住宿:萬春溫泉民宿 (屏東縣車城鄉溫泉路227號),老闆算我800住雅房,民宿有脫水機,四重溪有免費溫泉可泡,附近有一間小七,但是這間小七沒有賣香蕉
,這讓我隔天一早沒蕉吃
,另外街上大都是熱炒山產店之類的,有一家大山羊肉還不錯,當天晚餐在此解決。
3/24(五) Day-3:四重溪→金崙 (縣199→台9→東66,約75k)
這天就是一場硬戰,挑戰環島三大魔王:南迴壽卡、蘇花公路、北宜公路之其一,後兩者這次都規劃PASS,所以也就是只剩壽卡這關要挑戰,早上約莫九點開騎,往石門、牡丹前進時已是上坡不斷,一開始面臨急彎陡坡時,大叔我已棄車投降用牽的走上去,畢竟要我ㄍㄧㄥ上去所花的體力可能是騎平路一小時所消耗的量,選擇縣道199攻頂也有項好處,人車來往少很多,牽車不用怕丟臉
,所以大概有兩三個急彎都用牽的,其他的坡度就還好,緩慢爬坡還是可以攻頂,一路上風景優美,途中還經過一間頗有特色的小學
一路爬到高點還可遙望大海,大概中午十一點多騎到壽卡鐵馬驛站,整路上只有一個心得:不怕緩坡只怕陡坡,
休息片刻補充飲食後,決定捨棄原先計畫的大武住宿,打算前進金崙,一路下滑到達仁後,就可以看到遼闊的太平洋了,開始有無敵海景伴騎了,經大武到多良車站大都是平路,而之後到金崙這段路就有些上坡,不過一想到晚上可以泡溫泉,就有動力繼續踩踏。
當天住宿:一田屋溫泉民宿(台東縣太麻里鄉金崙村溫泉34-5號),雖然是禮拜五,但是民宿還是算平日價,有單人房700/860/1080/1580等價格,差別在於雅房或套房,一開始電話預訂860的雅房,但是check in時,因為接待的櫃台美眉態度親切,長相甜美可愛,一時大叔魂上身所以就又改住1080的套房,這也是唯一住超過預算的一晚,不過有附送個人溫泉湯屋早晚各一小時,整體算是CP值很高,民宿有脫水機可使用,附近皆為溫泉民宿,沒有甚麼店家,最近的小七要騎回台9線上才有,晚餐就在民宿內的餐廳解決。
3/25(六) Day-4:金崙→池上 (東66→台9,約94k)
雖然前一天歷經爬坡,但有溫泉加持,算是有充到電,從金侖出發後先往台東邁進,這段的台9線目前有多個路段都在修整,看起來都像是拓寬工程,所以並不算好走,再加上也是長上坡不斷,其實並不比昨天爬壽卡輕鬆,而到知本要進台東時,大叔我犯了一個錯誤,計畫著要去吃台東的米苔目,卻沒查好路線,走台9線進入台東,結果多爬了一些坡,路程也比較遠一點,應該要走台11線進台東的,所以到達台東吃完飯也大概兩點了
,此時心裡盤算著,就繼續北上吧,將目標設定在池上,出發後天氣卻開始轉陰,好不容易爬上了鹿野,還沒到關山前就開始下起雨,手忙腳亂地在路邊換雨具,換穿拖鞋繼續踏著鐵馬,雨中慢慢前進,終於大概晚上六點多抵達池上。當天住宿:燕之家民宿(台東縣池上鄉福原村仁愛路189號),一人500/雅房,有脫水機可用,附近走路5分鐘有小七,步行到火車站大約10分,會有比較多吃的,當晚看氣象預報,下雨還會再持續一天。
3/26(日) Day-5:池上→光復 (台9→縣193→台9,約71k)
一早起床就聽見雨聲,果然是個壞天氣,只好再以雨裝出發,依計畫中的路線,走台9線快到玉里前轉縣193往瑞穗走,避開舞鶴高地,再從瑞穗接回台9線,以這路線來說,的確是沒有遇到甚麼大爬坡,沿途風景也不錯,可惜下著雨騎車實在是不太舒適,也只能安慰自己起碼有雨中朦朧的山嵐可以觀賞,下雨天加上氣溫降低,一路依靠小七的熱飲回神,到達瑞穗車站時大約下午兩三點,看了一下天氣應該是不會好轉了,也放棄了衝到花蓮的念頭,全身又冷又溼就只想洗熱水澡,就把落腳處設定在光復鄉。當天住宿:東泰旅社(花蓮縣光復鄉中正路一段146號),一人1000/套房,老闆娘人還不錯,只是生意人氣息重了點,但是整體態度都還OK,有脫水機可借,旅社外就是車站前最熱鬧的中正路,可以找到不少店家進食。
3/27(一) Day-6:光復→花蓮→(台鐵)→蘇澳新站→羅東 (台9→區間車→台9,約63k)
今天是比較輕鬆的一天,天氣也出太陽轉晴了,光復到花蓮這段基本上沒甚麼起伏,一路順騎到花蓮大概接近中午,吃了有名的公正包子跟炸彈蔥油餅後就去花蓮火車站買票,打算搭到蘇澳新站避開蘇花公路,因火車時刻的關係,到達蘇澳新站的時間已經是下午五點了,看了一下路線就設定在羅東過夜。當天住宿:青田日光民宿(宜蘭縣羅東鎮仁愛路三段238巷2號),單人雅房880/平日,這間民宿還蠻新的,在網路上搜尋到有單人房的方案,那天平日也只有我一人入住,老闆娘人很好,可借洗衣機,不過民宿離羅東夜市大約三公里,算是有段距離,附近也都是住家居多,進食須往車站方向尋找。
3/28(二) Day-7:羅東→嶺腳 (台9→宜22→台2→台2丙→縣106,約87k)
因規劃不走北宜公路,所以就先往海邊走,一早出發誤打誤撞剛好騎上蘭陽溪的堤防自行車道,風景宜人,慢慢悠閒地往東邊騎到台2線後就一路向北了,沿途除了看海就是遙望龜山島,台2線的路況還蠻OK的,其中有幾個路段也有設置自行車道,算是蠻適合騎單車的,途中經過三貂角燈塔,本想去拍個紀念,結果由下往上一望,看著那個坡度大叔我摸摸鼻子還是算了,騎到福隆約莫下午兩點,吃了個福隆便當後盤算一下今晚的過夜地點,計畫中的路線是不走環島一號線接台5線進台北松山,而是改從十分平溪進入台北木柵,依進度來看應該是要在十分到平溪這段附近過夜了,從網路上找到了一間嶺腳車站附近的民宿,訂好後就準備再啟程了,因為接下來就開始是山路了,由台2丙開始慢慢的就要爬坡了,過雙溪後有幾段爬坡還真是要命,這一天算是上山下海都兼具了,騎到十分老街後就轉縣106往平溪方向騎到嶺腳車站。當天住宿:莊媽媽民宿(新北市平溪區嶺腳寮65號),一人900/雅房,老闆娘很親切,當天應該也是只有我入住,有脫水機可借,因為嶺腳本身就是比較偏僻一點,所以吃東西比較不方便,晚餐就用泡麵解決了,後來覺得應該要住平溪車站附近才對,比較熱鬧方便一點。
3/29(三) Day-8:嶺腳→桃園青埔 (縣106→縣114→台1→縣113丙,約73k)
帶著民宿老闆娘給的饅頭夾蛋上路,這天是計畫要騎到桃園青埔投靠朋友,對於雙北這個迷宮地區,路線上的規劃實在是有夠頭痛,最後決定就是跟著縣道走,也不用花甚麼心思找最短路徑,也不用進去台北看101,更何況剛好遇到五月天在大安森林公園辦無料演唱會,還是從外圍路線切過就好,一早開始還是要先爬一點坡,雖然昨天有先攻到平溪,不過高點是在菁桐,爬上了菁桐後就可以一路下滑到深坑,一路沿著縣106到木柵/景美/中和,直到板橋後再轉縣114,本來想接台1線比較直接,但是要爬坡,經朋友建議路線後選擇經鶯歌往中壢再到桃園青埔,其中板橋到鶯歌這段有走大漢溪的自行車道
也是相當不錯的一段車道,遇到不少單車族,這條路線除了八德附近有點坡度,其他路段就算平緩,雖然地形OK,但是路況可說是環島以來最困難騎車的一天,原因就出在木柵到板橋這段區間,車多擁擠,而且公車爭道,對於騎單車實在很痛苦,再加上一直走走停停,可說是心理飽受煎熬的一段,直到板橋轉大漢溪自行車道後,才又恢復騎車環島的感覺。當天住宿:朋友家,友情無價。
3/30-4/2 休息日,這段時間算是偷懶日,在朋友家毀類幾天,也讓咖稱可以休息一下,記得出發前看到某段網友分享的話,單車環島有時困難的不是體力不支,也不是雙腳抽筋,而是你的屁股坐不住,所以能騎多遠騎多久,有時候是看你的咖稱有沒有足夠的耐力,此時覺得很貼切。
4/3(一) Day-9:桃園青埔→台中逢甲 (台31→台1→竹3+竹5→台61→台10→台1乙,約138k)
這段路線的攻略來說,基本上以台61線跟台1線為主,雖然會繞比較遠,但是不用像走台3線需要爬坡,一開始的上半場走高鐵軌道下面的台31線,走到底接台1線,再從湖口往西邊切出去接台61線,幾乎都是平順的路線,也只有在後龍附近的好望角才有爬坡,可能前幾天休息充足,也可能也有因順風的關係,一路上的推進都還算不錯,大概過通霄後就轉走台1線了,因為台61線上的便利商店補給點實在太少了,再加上要進台中市投靠另一位朋友,所以開始往東邊靠,走台1線直到清水再轉台10線,不過一到台10線這段就需要爬坡了,有幾個坡度也是挺累人的,到達台中逢甲時已經快七點了,今天算是騎比較久也是騎最遠的一天。當天住宿:朋友家,友情一樣無價。
4/4(二) Day-10:台中→嘉義 (縣127→台1乙→台1→台1丙→台19→縣145→台1,約94k)
過台中之後基本上大叔我就比較沒甚麼動力了,遙想快二十年前在台中讀書的時候,每逢寒暑假總會騎機車回台南,所以台1、台19、台17都有走過,這次大致上還是以台1線為主,只是一開始有先繞去埤頭看木棉花
所以過彰化就先轉台19線,後面再轉回台1線進嘉義,路況大致平順,有想過要不要直接衝回台南,但是騎到大林時咖稱就坐不住了,所以就決定在嘉義過夜,逛一下文化路。當天住宿:新高大旅社(嘉義市西區中山路581號),一人700/套房,因隔天就要回家了,所以這晚就不打算洗衣服了,因此也不知道有沒有脫水機可借,這間旅社就是很有歷史的樣子,單純過夜還OK,旅社就在嘉義車站附近,步行一公里可達文化路夜市。
4/5(三) Day-11:嘉義→台南Home (台1,約65k)
走過大半個台灣,終究還是要回到家的,這天也刻意睡到自然醒,在嘉義吃個雞肉飯後大概快中午11點半才上路,路況平順到只花四個小時就騎到家了,就這樣完成了單車小環島。
[後記]
結束十一天的騎乘,所幸運氣不錯,一路上順RUN無意外,坦白說整趟環島下來,其實並沒有甚麼遊玩的成分,途中一些有名的景點也不會特意繞過去參觀,或許是有的在以前就已經去過,又或許是大叔我一開始就覺得一個人旅行叫做放空,而多人的旅行才是遊玩,在整理完了這趟旅程的紀錄後,發現單車環島需要的是時間,只要時間夠多,慢慢踩踏總是能繞完一圈的,大叔我一開始就設定盡量不夜騎,最晚能在七點就要入住,所以每天也不用趕路甚麼的,晚上也可以獲得充分的休息,以這樣子的攻略來說是很悠閒的,也不會太累,是一種適合大叔的步調,也完成了人生中的一個目標。
[備註]
關於路線的規劃,除了Google Map以外,就是參考網友EDDIE CHEN所分享的資訊(如下網址),覺得非常受用,尤其是要研究如何避開爬坡,在此推薦一下。